小時候在海邊長大,那時候的旗津,普遍是透天厝,沒有高樓林立,當時旗津國小新建的自強大樓,簡直是一枝獨立,國小六年級時教室位在五樓,教室兩旁各有走廊,東邊是高雄港,西邊是台灣海峽,放眼望去幾乎一覽無遺,上課時偶爾〔好啦!我承認不只是偶爾。〕發呆出神,無論像哪個方向望,皆是一片無止盡的海連著天。我就在這樣的碧海藍天中度過童年。

國中時,到了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年紀,現在回想,當時為何心煩早已不復記憶,只記得當時情緒低落,就到旗津海岸公園,沿路經過便利商店,就帶上一或二瓶啤酒,邊看海時邊喝,眼前的大海,有種神奇的癒療能力,總是能讓我的心情平復。

我喜歡海,也許和成長經驗很有關係,在海邊玩耍,總不自覺越走越向海裡去,聽見海潮聲時,也總忍不住想和在乎的朋友分享,打了電話,只是想讓對方聽聽"海的聲音"。後來,離開海的故鄉,空氣中不再有熟悉的鹹味,海潮聲也越來越遠,頓時失去某一種支撐的力量,宛若浮萍失根。

然後,我來到妳住的地方。

我倏地想起剛搬來小港不久,妳帶我去看飛機起降,我不曉得妳知不知道,那個下午對我非常重要,是那一天起,我從海的寄託,轉移到這裡的藍天,後來因為身體因素,戒掉喝酒的習慣,可是有妳的陪伴,我知道難過時可以找誰,不再需要依靠酒精的麻痺。

但我也不是一個容易融入環境的人,初來乍到,對一切都極無安全感,事事充滿防備心,年中以後才搬來的,年底前的一個夜裡,媽媽打來一通電話,阿公永遠離開我們了,也許,從那一夜起,我就再也沒有睡好過。這些年,我就這樣對所有感到不安的人事物充滿防備心一個人生活著。

人是安於習慣的動物,也許是時間久了,也可能是老了,一個人的生活,我也開始可以怡然自得。撐了這麼多年,對於現在居住的地方有安全感了,現在又要適應另一個地方。

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陣風吹動著人生,也許我就能為這些年的飄盪做下好的註解。

那一年,我在南北之間遷移著,我還記得第一次到三峽找妳的那一天,我在清水祖師爺廟求得了好籤,夜裡,我們無意間仰頭發現天上的圓月,那一剎那,我深深明白,所謂的上上籤,其實就在我身邊。

親愛的同學,我搬家了。

這一次,我忽然適應得很快,只是偶爾想起與妳的距離又拉遠了,心裡難免有些惆悵,我們不能再約在老地方,不能在逛街或看完電影後先送妳回家,不能再相約看牙醫前先飽餐一頓......

可是我知道,我們的情誼並沒有因此拉遠,就像這些年妳在北台灣,而我們對彼此的關心從未間斷一樣。等妳回來,一定要來新住的地方看看。然後,我想再送妳回家一次。

友誼歷久一樣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jay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