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logo_A5d2.jpg 

看著新聞報導著中華職棒開打了,請來當今很紅的線上遊戲代言美少女開球。後續又見投手拇指受傷,為了取得勝利,竟用三秒膠黏住傷口繼續拼戰,心中只覺不可思議,這麼多年了,台灣體壇的環境,依舊如此令人瞠目結舌,然後悠悠的記起,我的青春歲月,曾經也有棒球的陪伴。

最初迷上棒球,是因為一九九二年巴塞隆納奧運,許多人心中永遠的棒球王子廖敏雄擊出中華隊在奧運史上第一支全壘打,此役並打進冠軍戰,榮獲銀牌,這也是中華成棒代表隊,至目前為止,在奧運會上所獲得最佳的戰績。

當初為國爭光的球員們,在隔年以時報鷹俊國熊兩隊,先後加盟中華職棒聯盟,中華職棒至此展開新的一頁,我也延續對廖敏雄的支持順理成章成為時報鷹迷。

記得開始迷戀棒球時,並不甚熟悉棒球規則,我是在邊觀看球賽中,邊瞭解棒球的,每天看著報紙的體育版,關心著前一日的戰績,然後等到賽程好不容易到了高雄,幾天前就和同學約好了要到現場看球,買了預售票,在開賽前早早就到球場看球員練球,在場邊和同學聊天,看著喜愛的球員暖身、練投、練打,並在每年的紅白對抗賽前,用盡各種投票方式,還動用了所有家人的基本資料,只是為了喜歡的球員能夠榜上有名,在紅白對抗賽上順利成為先發球員。

一九九七年,職棒八年,中華職棒聯盟為看球人數即將邁進一千萬,舉辦了「我也是千萬分之一」的徵文活動,當時參加了徵文比賽,榮獲佳作獲贈職棒八年紀念手錶。而相較於其他四隊在職棒的資歷,尚算資淺的時報鷹,在加入職棒時,李瑞麟總教練即已下豪語「三年成長,五年奪冠」,這一年,正好是第五年,終於,在所有球員的努力下,時報鷹打進了上半球季的總冠軍賽。

1997.jpg  

上半球季結束,所有鷹迷還沉浸在時報鷹拿下上半球季冠軍的喜悅,卻傳來職棒黑金的噩耗,由於時報鷹球員牽扯太廣,只得以各隊情商借助的二代鷹球員們,勉強撐完下半球季。但仍因職棒簽賭案訴訟關係,時報鷹申請停賽一年後,於一九九八年宣布解散,並於隔年,三商虎、味全龍相繼解散。

書櫃裡,還夾雜著一本職棒八年的觀戰手冊,那是中華職棒大聯盟〔CPBL〕巨變前的年代,手冊裡的球員,多數都已離開職棒,保留著觀戰手冊,像是在守護自己的青春記憶,過去現場直播還不是如此盛行,那些守在收音機旁,假想自己也親臨現場的炎炎夏日,早已不復遠去。當時心情隨著戰況起伏,和支持不同球隊的同學爭執著,自己喜歡的球員才是最棒的,在學校搶奪著體育版報紙......這些點點滴滴,是我珍貴的曾經。

 


各隊之間都有幾個我喜愛的球員,沒有時報鷹之後,是這些球員讓我還有意願進入球場。
只是在這些球員之間,多少也有些遺憾。

後來中華職棒歷經多重波折進入最黑暗的時代,簽賭案爆發,台灣職棒大聯盟成立,中華職棒聯盟球隊相繼解散,多重衝擊之下,進場觀看現場比賽的球迷人數大量流失。

沒有時報鷹之後,靠著僅剩幾位喜歡的球員,勉強繼續維持看球賽的習慣,二OO四年雅典奧運,朋友相約我到墾丁度假,沿路上,店家都在播映著奧運棒球賽,朋友知道我喜歡且也相識某位電視轉播裡的球員,在餐桌上告訴我,如果四年後該球員還到北京參加奧運,她就全程贊助我到現場幫他加油,雖然四年後的事誰也說不準,可是當下她的心意是那麼真切,就夠了。

北京,我當然沒有成行。二OO八年北京奧運時,當時喜歡的球員早已離開職棒,完成了人生大事,在父母的期望下完婚,回到故鄉教導基層棒球,現在,他是教練了。

近幾年,棒球界出現一位台灣之光,王建民。現在,偶爾看看大聯盟的轉播賽,關心王建民最新戰績,王建民受傷了,球季結束了,王建民回台灣了,拍攝了公益廣告,王建民回美國了,大聯盟春訓,球季要開始了。

就這樣,一如中華職棒的新聞訊息,從網路,從報紙,電視新聞,多方面總會輾轉得知,可是我知道,棒球佔我生活中最大部分的那段時光,不會再回來了。

不知不覺,中華職棒二十年了。

 

 


雖然我幾乎不看棒球了,還是衷心希望,喜歡棒球的球迷們,好好支持自己喜歡的球隊,喜歡的球員。
在台灣,有很多球迷,是再也看不到自己喜歡球員的英姿的呀!

 

參考資料來源:台灣棒球維基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jay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